close

內容來自hexun新聞

多晶矽一個亟待破解的產業困局

2011年下半年,多晶矽產業進入“寒冬”,四川8傢多晶矽生產企業中,僅有永祥和瑞能兩傢仍在生產。圖為四川永祥多晶矽廠區。 專訪全國政協常委、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當人們還在反思因資本過剩所帶來的市場陷阱時,卻不容資本有再次回頭的機會。以太陽能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行業如此,上遊的多晶矽行業亦如此。高度的資本聚集和成熟的研發技術在推動多晶矽行業快速崛起的同時,也預示著新興產業面臨的尷尬變局。保障措施的不足,市場啟動的滯後,發展的陣痛正將這個新生行業推向更大的挑戰。光伏行業究竟遇到瞭什麼問題?如何破解產業困局?多晶矽在如此低迷之下,是否將意味著一場生死賭局?昨日,華西都市報記者采訪瞭國內光伏新能源第一人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常務副會長、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試圖從中尋找光伏產業發展蛻變的答案。多晶矽價格為何一度暴跌?觀點根源在於短期供大於求華西都市報:國內多晶矽的主流價格曾經暴跌七成,您認為主要原因是什麼?劉漢元:從2011去年下半年開始,全行業進入瞭一個非常寒冷的“冬天”。主要原因包括歐債危機引起德國、西班牙、意大利等國經濟預期增長速度有所減緩,整個歐盟推廣和安裝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力度有所減弱,美國和中國市場啟動速度相對偏慢,加上國內過去幾年產能上升的速度比較快等,幾方面原因結合在一起,使得行業相對供大於求,產品價格大幅下跌。絕大部分企業在經營上遇到一些困難。華西都市報:今年工信部在內的多個部門及協會,紛紛與企業座談和商討,這是一個什麼信號?劉漢元:商討內容包括瞭如何通過企業聯盟、政策配套等方式來促進行業良性健康發展,工信部及相關部門也對行業有瞭更積極、更確切的支持和信號。產能到底是否過剩?觀點產能過剩是個偽命題華西都市報:有外界質疑:現在的危機與前幾年企業盲目上馬項目、導致產能過剩有關。您如何看?劉漢元:過剩與否,關鍵要看是從什麼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如果站在靜態或者站在計劃的角度去看,有這樣的問題,而且是一個客觀現實。但也要註意,市場機制下,缺什麼就一定會有人去生產什麼,尤其是有廣闊市場前景、有階段性巨額利潤的行業或產業,一定會吸引各種資本大量湧入。作為過剩經濟學的第一定律,凱恩斯定律指出,過剩現象是市場經濟和市場競爭條件下的普遍形態。一個新興產業在初期即使存在一定過剩,也屬正常的、階段性的經濟現象,並非多晶矽行業所獨有。多晶矽行業的今天,本質上還是市場競爭和市場機制本身在起作用。華西都市報:您如何看國內光伏應用市場?劉漢元:我國光伏應用市場的空間遠比歐盟市場大得多。每年用電新增量和存量都遠大於歐盟所有國傢之和,因此,全世界最大的光伏應用市場一定是在中國。就國內企業而言,維持外銷和出口,積極占領國際市場是一條腿;另一條腿是做大做強國內光伏市場。企業需要思考自身怎樣真正做強、做大。而相關部門則需要盡快形成光伏產業的扶持措施和政策。新能源推廣為何遲緩?觀點產業需政策配套和支撐華西都市報:與歐美相比,新能源在國內的推廣應用速度為何相對遲緩?劉漢元:問題的核心在於光伏產業缺乏政策配套和支撐。可以看到,歐盟前期市場的有效啟動,有賴於政府以0.4歐元左右的收購價進行瞭電價補貼。正因為經過瞭一個政府培育的時期和必要過程,歐盟光伏產業的設備制造水平、工藝制造水平得以大大提升,規模化效應得以充分發揮。由此促成瞭光伏組件的安裝造價可達到每千瓦等於甚至低於1萬元的水平,每發出一度電大約需要1元錢左右的生產成本,生產成本和傳統能源用戶端的價格已非常接近,同時離經濟規律的均衡隻有一步之遙。任何一個新興技術應用,都需要產業政策等相關方面的配套和支撐。目前我國光伏產業處於發展瓶頸的關鍵階段,有必要從政策上、法律法規的制訂上給予支撐和傾斜。華西都市報:需要政策給予什麼樣的支撐?劉漢元:近幾年的全國兩會上,我們多次提出過這些內容,一是國內光伏上網電價的確定;二是在政策上進行必要的引導,鼓勵國內資本、民間資本進入這個領域,推動這個新興產業的發展;三是適當放開下遊的行政審批。企業如何化解危機?觀點需要不斷優化技術華西都市報:企業應該怎麼去化解危機?劉漢元:如果企業一次性隻建一條生產線,沒有後續的第二期、第三期工程,改進和提高的速度受到影響,或者中間改進不足、優化不充分,企業的生產成本將面臨很大的壓力。凡是有二期工程、三期工程,甚至五期、六期工程的,技術上不斷優化、不斷完善,生產成本、能耗水平將大大降低,產出的效率會大大提高,這個過程和適當發展的速度,實際上為企業和行業提供瞭自我改進、自我優化、自我革新的客觀條件。大傢知道,光伏電價前兩三年是2-3元/度,現在1元/度,三年以後完全可能降到6毛錢以下。華西都市報:如果控制到6毛或8毛,和傳統煤電能形成有效的競爭嗎?劉漢元:基本上能相提並論。西部光伏電站的建設,與用電區域還有很長距離,所以仍然要靠西電東送的骨幹網絡,也會產生環節中的投入成本和運行過程中的一些損失,但是均衡下來以後仍然比較經濟。國外企業緣何虧本銷售?觀點低價銷售為維持份額華西都市報:美國的瓦克和MEMC,以及韓國的OCL近來以低價或虧本向中國大量銷售多晶矽。報價在21-22美元/公斤。是否意味著國內企業與之差距很大?劉漢元:國外有不少公司包括瓦克等,都是上市公司,他們的成本也都在30美元左右。他們以這種價格銷售,第一面臨市場的壓力,要維持市場份額;第二是想把中國的企業扼殺在發展的初期。之前這個行業由國際資本和大企業說瞭算,由他們定價、制訂市場規則,一旦中國多晶矽產業發展起來,將長時間分享多晶矽市場的半壁江山。華西都市報:國內多晶矽生產的技術和設備跟歐美等發達國傢相比,到底有多大差距?劉漢元:5年前有很大差距。5年後的今天,國內先進的企業和先進的生產線可以與國外企業相提並論,部分企業甚至優於國外企業。多晶矽生產本身要求系統無任何泄漏,否則會影響產品品質,因此在設備的密封性,運行的連續性、穩定性方面有很多很高的要求。近5年時間,國內各種民間資本和社會上的投資者大量投入進來,推動瞭行業的快速發展。2011年,中國的多晶矽產量已將近占到全世界的一半,先進的企業在能耗、物耗、環境治理等方面幾乎和美國、德國、日本的企業處在一條水準線上。光伏產業的前景如何?觀點這是巨大的新興產業華西都市報:您如何看待光伏產業的發展前景?劉漢元:從經濟角度講,1畝土地用於光伏發電,在西部陽光充裕的地方每年可發電15萬-20萬度,在中、東部地區也可發電10萬度左右,如果電價以1元計算,則相當於1畝土地可以創造10萬-20萬元的財富。目前1畝土地每年僅能生產平均0.3噸糧食當量的財富價值,以每噸糧食5000元計算,相當於1畝土地直接創造財富價值1500元。由此推算,1畝土地用來進行太陽能發電,土地的價值就遠高於通過生產糧食獲得的財富,二者之間是66—133倍的巨大差異,而且這裡說的土地不是占用我們的可耕地,而是西部地區大量的荒山、荒灘、沙漠、戈壁等的充分利用。所以,光伏發電是單位土地面積財富輸出的最佳形式。縱觀近現代歷史,每次經濟蕭條後的復蘇,都會出現一些新技術和新產業。在本世紀,光伏技術基於其技術先進性、資源無限性和綠色環保性等特征,無疑是下輪產業技術革命的核心。展望未來20—30年時間,光伏發電的普及過程將支撐中國未來超過房地產業規模的一個大的新興產業的形成。 華西都市報記者石莉芳

新聞來源http://news.hexun.com/2012-05-18/141537827.html

中和房屋汽車貸款哪裡可以汽車貸款分期付款的不藏私成功經驗分享台中信貸借款個人小額借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ouister87 的頭像
    louister87

    louister87的部落格

    louister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